top of page

Growing Fungus | 蚂蚁子

蚂蚁子,就读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纤维与材料专业,从事手工制作长达六年。2014年曾赴日本学习湿毡、刺绣等纺织技术,致力于通过刺绣等纺织艺术工艺创造自己独特的平行世界。作品主要关注探索纺织材料的叙事性,通过手工活动找到明显的心留体验。作品参展于芝加哥Defibrillator Performance Art Gallery。

Growing Fungus

蕾丝线、珠子、旧词典

时间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,一个点花一段时间漫步就走出一条线。三个月的时间,钩针编织的250个迷你真菌就是这个项目来记录时间的方法。渺小如真菌的“隐形”生命体随着时间的积累,也可以变成一道可见的景观。作者关注时间积累的不可阻挡,也关注生命的蔓延成长,也希望观者能从作品中窥探这一段创作的时间。

蚂蚁子真菌系列作品散落在一介的各个角落

一介提问蚂蚁子

Q:创作这个作品的契机是什么呢?

 

蚂蚁子:这个作品是来自学校的装置课的一个长期作业,项目的主题是“积累”。老师要求大家选一种纺织的手法,然后在一学期的时间里每天抽空做一点,重复这个手法,没有人会完全预估到作品最后的样子。原本的展示是在墙上。后来才淘到旧的一本词典然后重新装置进去。

 

 

Q:这个作品用时多久呢,过程是否顺利?

 

蚂蚁子:时间就是三个月左右。最开始的话每天都觉得非常有动力,可以一天好几个也能想到很多变换。不到一个月就会开始倦怠了,即使每天只需要三十分钟到一小时来坚持这件事。不过我还是坚持每天勾一点,因为我知道一旦停下来就不完整了。

 

 

Q:真菌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?

 

蚂蚁子:我每天上厕所都会花很多时间盯着墙角,在不同的地方也观察到真菌随着时间流逝,在墙面生长出来。我觉得这和“积累”这个主题很像,因为真菌的生长,从隐形到可观,是很有趣的时间积累方式。钩针制作250个真菌也是有趣的时间积累方式。

与这个项目平行的是一个真正的真菌培养项目。我在玻璃瓶里用不同的食物残余培养了一些小真菌,在一个 72 天的周期里每天拍照记录他们的生长和凋零。玻璃瓶里也会有小的人的模型,真菌们会慢慢侵蚀人的模型。

 

Q:制作选材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?

 

蚂蚁子:过程其实没有特别讲究,主要是要做的迷你。所有钩针的选择也是1.25mm到1.5mm这种小的,途中掉过好几根,因为我总是带着这个项目到处走,抓紧各种空闲时间。然后线的选择也比较细。不过我觉得工艺不算难。

 

 

Q:是否还有同系列的作品,或是其他的手工艺品。

 

蚂蚁子:同系列的其实还有个16年的作品。也是记录观察真菌的生长,但培养容器换成了茶包。因为在我的观察中,茶包染色,喝茶这个过程也很有趣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