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巷子里街区

项目从2018年设计启动到至今,一共经历了3期提升过程。从巷子里社区友好空间的 2020年落地,到2021年党群服务中心与服务中心前平台的提升,再到2022年睦林共享食坊、配套用房与广场玉东园的改造更新。作为城市微更新项目,通过分期设计投入使用的过程,设计与功能也能和反馈与时间共同生长。 

我们希望通过弹性的设计、弹性的空间布局形成边界模糊的社区场景,为大家提供咖啡甜品、艺术展览、工坊市集等活动,同时以街区为原点开展系列主题性CAP社区艺术计划,用浪漫的方式去建立城市更新与居民日常的艺术化链接。希望能够让无论男女老少各种人群各自能享受到自己所喜爱的生活,也能感受到其他人所喜爱的生活,共同感受到友好与美好。

发布已完成线稿集合_画板 1 副本 3.png
巷子里
錨點 2

们是以成都与东京为基地,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多学科设计工作室。

​建筑、室内、平面、产品甚至活动策划作为我们思考呈现的载体,关注公共空间、社区营造、试验性空间设计、商业空间、生活方式。

设计是一件理性的事情,但我们想用浪漫的方式去描述它。

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增加我们生活的快乐和乐趣。

​巷子里

发布已完成线稿集合_画板 1 副本 4.png

关于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:

 

公共空间的重要角色之一,就是带来一些社交的摩擦,把本不会遇见的人聚在一起(Sennett, R. The Fall of Public Man.)。

工作室从对日常生活观察的基础上,以社会学的角度切入,进行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的探讨研究。通过多维度的设计手段去破解、重组新的社会关系,摸索未来生活的可能性。

 

每个人都拥有,美好生活。

发布已完成线稿集合_画板 1 副本 5.png

配套用房

睦林共享食坊

“和睦玉林,植树成林”。玉林东路社区睦林共享食坊的前身为玉林东路社区爱心食堂。爱心食堂于2012年12月试运行。2014年1月武侯区民政局将爱心食堂纳入长寿食坊体系。食坊为社区居民提供就餐服务,每餐费用15元,70岁以上老人优惠3元。食坊还开展亲子厨房、玉林妈妈团、长者生日会等共享服务。从试运行到今,食坊因方便快捷、价廉物美、营养可口的舒心饭菜和共享关爱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称赞。

玉林东路社区社工室

玉林东路社区社工室坚持以人为本、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,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五社联动服务体系。通过发展社区社会组织、整合社会资源、多元协同,着眼于社区居民的需求,针对社区中的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妇女儿童等群体,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,协助有需要的个人、家庭发挥潜能,提升个人社会功能,解决和预防问题,促进社会公义与发展,是推进社区社工服务项目开展的重要平台。

ICY06000-HDR 拷贝.jpg
IC107550 拷贝.jpg

青创超市

大家平日喜爱在家门口户外的空坝子上活动,与邻居闲聊、修理清洗车辆、摘菜、打麻将、烧菜煮饭或者搬出桌子在门口吃饭。而林盘缺少一个供大家聚集的小广场。本就在必经之地的线路上,居民平时又已具备丰富的生活与自然景观,于是我们采取了以最小限度加入的设计策略。

IC107535 拷贝.jpg
IC107539 拷贝.jpg

李姐理发店

李姐和家人从90年代来到玉林,开设了理发屋。社区居民无论年龄大小,都称呼她为“李姐”。爱心理发屋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居民提供低偿理发服务,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。李姐说在巷子里青年创享街区,理发屋可以让社区老人享受到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生活,感受到社区的友好。

IC107876-HDR 拷贝.jpg
ICY06070 .jpg

童年秘密档案馆

“童年秘密档案馆”项目是由策展人胡燕子、动画师赵雪彤联合发起,联合建筑师刘向晖共同呈现的社区公共艺术项目。

在空间设计上,“童年秘密档案馆”包含档案陈列区、动画互动区、居民档案收集区和档案研究室四大内容功能版块,在空间内部打造一个总交互面积约40平方米的沉浸式综合交互空间。使得居民可以阅读、体验、留下童年秘密,唤醒记忆,并起到疗愈的功能。

在立意和主题上,“童年秘密档案馆”关注社区居民的个体经验与公共记忆,在通过“唤醒”、“交互”、“再现”、“档案研究”等方式吸引居民参与的同时,也为历史学、心理学、人类学、教育学的方向专家学者提供了足够生动的研究资料,成为一个社区或一个街道常规“地方志”之外的生动补充。

青年影院

众人默声,声影交织。我们互相遇见,彼此传递心声。汇集和展播青年文化作品,为社区搭建一个触手可及的观影空间,也为青年电影人与艺术家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。

ICY05944-HDR 全景图 .jpg
bottom of page